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

时间:2023-08-02 18:30:35来源 : 城市网

1、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 课题:轴对称 教学内容:教材第3~4页例1和例2。


(资料图片)

2、 教学目标: 1.通过画、剪、观察、想象、分类、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,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; 2.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,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.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,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。

3、 重点难点: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。

4、 教学准备: 教学过程:一、复习引入:(1)欣赏下面的图形,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。

5、(2)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?(3)轴对称图形的概念: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,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,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。

6、(4)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: 例题1: 同学们用尺子,量一量,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,你能发现什么规律。

7、学生交流 教师:“在轴对称图形中,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”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。

8、或者作对称图形。

9、二、课内练习。

10、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,如果是,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。

11、三、教学画对称图形。

12、例题2:(1)引导学生思考: A、怎样画?先画什么?再画什么? B、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?(2) 在研究的基础上,让学生用铅笔试画。

13、(3)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,帮助学生纠正不足。

14、 四、练习:课内练习一 -----第2题。

15、2、课外作业:板书设计: 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,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,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。

16、 教学反思:第二课时课题:旋 转教学内容:教材第5~5页例3和例题4。

17、 教学目标: 通过生活事例,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。

18、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。

19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,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。

20、2、通过动手操作,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、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。

21、3、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。

22、重点难点: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,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、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。

23、教学准备:幻灯片、课件。

24、教学过程: 一、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:摩天轮、穿梭机、旋转木马;滑滑梯、推车、小火车、速滑。

25、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?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?在游乐园里,像滑滑梯、小朋友推车、小火车的直行、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(板书:平移)。

26、而摩天轮、穿梭机、旋转木马,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,我们把他叫做旋转(板书:旋转)。

27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“旋转”。

28、板书课题。

29、 二、学习新课生活中的平移。

30、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。

31、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。

32、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?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!再请学生回答。

33、说得真棒,瞧,我们见过的电梯,它的上升、下降,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。

34、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? 全体起立,我们一起来,向左平移2步,向右平移2步。

35、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,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?2、生活中的旋转: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,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。

36、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,是什么呀?(旋转)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。

37、 “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?”先说给同桌听听,然后汇报。

38、像钟面的指针,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,这些都是旋转现象。

39、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,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!起立,一起来左转2圈,右转2圈。

40、旋转可真有意思,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?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,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!3.学习例题3:(1)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,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。

41、(2)对于有错误的学生,在全班进行讲评。

42、4.学习例题4: (1)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,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,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。

43、(2)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,再来画图。

44、(3)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,把位置定下来,再来画图。

45、(4)课件演示画图过程,并帮助学生订正。

46、5.课内练习:2.第6页2题。

47、3.第9页4题、课后作业:板书设计: 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。

48、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。

49、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:第三课时课题: 欣 赏 设 计教学内容:教材第7~11页。

50、 教学目标: 1.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,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、平移、旋转等现象。

51、2.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,并能自己设计图案。

52、3.学生感受图形的美,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。

53、 重点难点: 1.能利用对称、平移、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。

54、2.感受图形的内在美,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。

55、 教学准备:幻灯片、课件。

56、 教学过程一、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,配音乐,让学生欣赏。

57、二、学习新课(一)图案欣赏:伴着动听的音乐,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,你有什么感受?2、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。

58、(二)说一说: 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? 2.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?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,再进行交流。

59、三、巩固练习(一)反馈练习:完成第8页3题。

60、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?2、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? (二)拓展练习:分别利用对称、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。

61、2、 交流并欣赏。

62、说一说好在哪里?四、全课总结对称、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、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,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,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,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。

63、五、布置作业:教材第9页第5题。

64、 板书设计: 欣赏和设计图案1 图案2图案3 图案4对称、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。

65、 教学反思:第四课时 课题: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:教材第8~11页。

66、 教学目标 1.通过收集图案,小组交流,感受图案的美,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。

67、2.通过欣赏图案,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。

68、3.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,感受创作的乐趣,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。

69、重点难点 : 1.进一步利用对称、平移、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。

70、2.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,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。

71、 教学准备:课件、方格纸、正方形白板纸、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。

72、 教学过程:一、展览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,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。

73、思考: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,它有什么特点?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,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。

74、二、学习新课(一)尝试创造:让学生做第8页第2题。

75、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,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。

76、2、交流时,教师对有创意、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。

77、(二)设计图案:做第10页“实践活动”7题。

78、 提出三个步骤:(1)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;(2)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、平移和旋转的方法;(3)动手绘制图案。

79、2、分别利用对称、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,全班交流。

80、三、巩固练习(一)反馈练习: 制作“雪花”:取一张正方形纸,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。

81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,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“雪花”。

82、2.作品展示。

83、3、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。

84、 四、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,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,全班展览。

85、 板书设计: 欣赏和设计练习课 图片1 图片2教学反思: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第一课时课题: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: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,倍数的方法;2、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,倍数是无限的;3、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;4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。

86、教学重点: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。

87、教学难点: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。

88、教学过程:一、引入新课。

89、出示主题图,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。

90、2、师: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?出示:因为2×6=12所以2是12的因数,6也是12的因数;12是2的倍数,12也是6的倍数。

91、3、师: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?(指名生说一说) 师: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?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?4、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?学生写算式。

92、师: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?5、师: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。

93、(出示课题:因数 倍数) 齐读p12的注意。

94、二、新授:(一)找因数:出示例1:18的因数有哪几个?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,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,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?学生尝试完成:汇报(18的因数有: 1,2,3,6,9,18)师: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?(生:用整除的方法,18÷1=18,18÷2=9,18÷3=6,18÷4=…;用乘法一对一对找,如1×18=18,2×9=18…)师:18的因数中,最小的是几?最大的是几?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。

95、2、用这样的方法,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?汇报36的因数有: 1,2,3,4,6,9,12,18,36师:你是怎么找的?举错例(1,2,3,4,6,6,9,12,18,36)师:这样写可以吗?为什么?(不可以,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,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)仔细看看,36的因数中,最小的是几,最大的是几?看来,任何一个数的因数,最小的一定是( ),而最大的一定是( )。

96、3、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?(18、5、42……)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,然后汇报。

97、4、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,还可以用集合表示:如 18的因数小结: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,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?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,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,一直找到它的本身,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,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。

98、(二)找倍数: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,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?汇报:2、4、6、8、10、16、……师:为什么找不完?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? (生:只要用2去乘乘2、乘3、乘4、…)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?最大的你能找到吗?2、让学生完成做一做2小题:找3和5的倍数。

99、汇报 3的倍数有:3,6,9,12 师:这样写可以吗?为什么?应该怎么改呢?改写成:3的倍数有:3,6,9,12,…… 你是怎么找的?(用3分别乘以1,2,3,……倍) 5的倍数有:5,10,15,20,……师: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,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,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师: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,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?(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,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,没有最大的倍数)三、课堂小结: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,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?你有什么收获呢?四、独立作业:完成练习二1~4题教学反思:第二课时课题:2、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:掌握 2 、 5 倍数的特征 2、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。

100、 3、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。

101、4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。

102、 教学重点和难点: 是2 、5 倍数的数的特征。

103、2、奇数和偶数的概念。

104、 教学用具:投影片。

105、 教学过程:一、复习准备提问。

106、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。

107、 ②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。

108、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?最大因数是几?最小的倍数是几? 2、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。

109、二、 学习新课: (一)2 的倍数的特征。

110、 教师:(练习 2)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? 教师: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,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? ( 个位上是 0,2,4,6,8。

111、) 教师: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,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? 学生随口举例。

112、 教师: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?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:个位上是 0,2,4,6,8的数,都是2的倍数。

113、 2、口答练习:(投影片)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(是2的倍数,不是2的倍数) 1,3,4,11,14,20,23,24,28,31,401,826,740,1000,6431。

114、 学生口答完后,老师介绍: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: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“ 偶数 ”,“ 奇数 ”。

115、 教师: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?为什么?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: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,奇数、偶数都是有限的,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,奇数、偶数也是无限的,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。

116、 教师:奇数、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?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? (单数、双数。

117、) 3、练习:( 先分小组小说,再全班统一回答。

118、) ① 说出5个2的倍数。

119、(要求:两位数。

120、)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。

121、 ③ 说出 15 ~ 35 以内的偶数。

122、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?奇数有多少个? (二)5 的倍数的特征。

123、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,然后提出要求: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,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?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、观察、讨论。

124、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。

125、 教师: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? 教师: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。

126、 教师: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。

127、 板书: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,都是5的倍数。

128、2、练习: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,说出50以内5的倍数。

129、② (投影片)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? 240,345,431,490,545,543,709,725,815,922,986,990。

130、 ③(投影片)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,又是5的倍数的数。

131、这些数有什么特点? 12,25,40,80,275,320,694,720,886,3100,3125,3004。

132、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:个位数字是 0 。

133、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,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,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,并说明判断的依据。

134、 三、巩固反馈: 1 、在1~100的自然数中,2的倍数有( )个,5的倍数数有( )个。

135、 2 、比75小,比50大的奇数有( )。

136、 3 、个位是( )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。

137、 4 、用 0 , 7 , 4 , 5 ,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;5的倍数;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。

138、 四、全课总结: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?有什么收获?教学反思: 第三课时课题: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: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,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,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。

139、 2、在探索活动中,感受数学的奥妙;在运用规律中,体验数学的价值。

140、教学重、难点: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。

141、教学过程:一、提出课题,寻找3的特征。

142、 师:同学们,我们已经知道了2、5的倍数的特征,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?谁能猜测一下? 生1:个位上是3、6、9的数是3的倍数。

143、生2:不对,个位上是3、6、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,如l 3、l 6、19都不是3的倍数。

144、生3:另外,像60、12、24、27、18等数个位上不是3、6、9,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。

145、师: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,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?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。

146、(揭示课题)师: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,并做上记号。

147、(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,学生人手一张。

148、在学生的活动后,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,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。

149、)(如下图)二、自主探索,总结3的特征师: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,并做上记号。

150、(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,学生利用p18的表。

151、在学生的活动后,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,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。

152、)(如下图) 师:请观察这个表格,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?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。

153、学生同桌交流后,再组织全班交流。

154、生1: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、6、9是3的倍数。

155、生2: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,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。

156、生3:我全部看了一下,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,3的倍数个位上0~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。

157、师: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,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?生:也没有规律,1~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。

158、师: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?生: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。

159、师: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,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?生:从上往下观察,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,而个位数减少1。

160、师:十位数加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?生:我发现“3”的那条斜线,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。

161、师:这是一个重大发现,其他斜线呢?生1:我发现“6”的那条斜线上的数,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。

162、生2:“9”的那条斜线上的数,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。

163、生3:我发现另外几列,除了边上的30、60、90两个数字的和是3、6、9,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、15、18。

164、师: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?生: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、6、9、12、15、18等,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。

165、师:实际上3、6、9、12、15、18等数都是3的倍数,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?生: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,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。

166、师: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,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,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,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?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。

167、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,然后小组交流,得出了同样的结论。

168、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。

169、三、巩固练习:完成p19做一做四、课堂小结: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:第四课时课题: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: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,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,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。

170、2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、独立思考、合作交流的能力。

171、3、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,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。

172、教学重点:理解掌握质数、合数的概念。

173、2、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。

174、教学难点:区分奇数、质数、偶数、合数。

175、教学过程:一、探究发现,总结概念:师:(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)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,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,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?学生独立思考,然后全班交流。

176、2、师: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?学生各自独立思考,想像后举手回答。

177、3、师:同学们再想一下,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,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? 师: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。

178、(指名说一说)4、师:同学们,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,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——,你觉得会怎么样?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:会越多。

179、 师:确定吗?(引导学生展开讨论。

180、)5、师:同学们,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,有时只能拼出一种,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。

181、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,只能拼一种?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?并举例说明。

182、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,然后全班交流,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。

183、 师:同学们,像上面这些数(板书的3、13、7、5、11等数),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,下面的这些数(4、6、8、9、10、12、14、15等数)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。

184、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,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?学生独立思考后,在小组内进行交流,然后再全班交流。

185、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,结合学生回答,教师板书:(略)6、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,哪些数是合数,并说出理由。

186、7、师:那你们认为“1”是什么数?让学生独立思考,后展开讨论。

187、二、动手操作,制质数表。

188、师出示:73。

189、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。

190、师: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。

191、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。

192、(同学们都说“是呀”。

193、)师:这表从哪来呢? (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)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,它不是质数表,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,制成质数表?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?(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。

194、)2、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。

195、3、集体交流方法。

196、三、练习巩固:完成练习四第2题。

197、四、课题小结: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?。

相信通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

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关键词: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